【痛在臉上口難開,原來是顳顎關節在搞鬼!】
黃小姐工作壓力很大,最喜歡的舒壓活動就是去KTV高唱一曲,可是近來她發現唱歌時沒辦法張大口唱高音,一早起來刷牙,也常有緊繃感,更困擾的是除了上班時原有的腰痠背痛,臉頰和耳朵前方也常有疼痛。
黃小姐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好,耳鼻喉科還是牙科呢?等她真的就醫時,醫師主要給她肌肉鬆弛劑,但她總覺得開口量似乎越來越小,連吃東西都會不舒服,讓她非常的困擾。
像黃小姐這樣口顏部疼痛又求助無門的病人其實不少,因為關於慢性疼痛的盛行率,除了非特定性下背痛,約有60%-70%的人一生中會發生至少一次(WHO);頸椎疼痛則是22%-70%(Child et al., 2008),接下來最常見的就是就是口顏部疼痛30%(Macfarlane et al., 2002。
什麼是口顏部疼痛?
口顏部疼痛指的是「非齒源性的疼痛」,也就是說並不是牙痛在作怪,而是顳顎關節、咀嚼肌群、臉部肌群所產生的疼痛,或是病灶在其他區域,但轉移痛、反射痛發生在口顏部區域。
例如肩膀上斜方肌的問題,常會有嚼肌的疼痛感;頸部的胸鎖乳突肌若有問題,也常會感到臉部疼痛。這些都是常見的發生於口顏部的轉移痛。
口顏部疼痛的因素很多種,顳顎關節問題佔了相當高的比例,據統計,約1/3的人曾有顳顎關節障礙的相關症狀! 顳顎關節相關的症狀簡列如下:
- 顳顎關節有聲響
- 顳顎關節區域疼痛
- 咀嚼肌群疼痛
- 開口受限
- 與張口和咀嚼有關的生活功能受限
這些症狀,你是不是曾經身歷其痛呢?
如果我有顳顎關節的問題,要看哪一科呢?
過去有這些問題的個案,通常最後會在牙科會得到一些處置,主要的處置方式是使用咬合板,讓咀嚼肌群與顳顎關節處於放鬆和力學恰當的位置。
但其實除了尋求牙醫師的協助,物理治療師也會是陪你一起解決顳顎關節疼痛的好夥伴。
物理治療師打敗顳顎關節障礙與口顏部疼痛的方法有:
- 徒手治療:放鬆緊繃肌群、鬆動顳顎關節;另外前述提到的頸椎、肩膀病灶,也可以透過徒手治療改善,避免臉部的轉移痛
- 運動治療:透過治療性運動增加關節活動度、讓顳顎關節周邊肌肉能夠協調運作;同時頸椎活動度與姿勢矯正運動,也有利於顳顎關節處於恰當的生物力學狀態,維持治療效益。
- 儀器治療:使用INDIBA等儀器,快速處理關節內部沾黏與活動受限的問題 (INDIBA使用案例請點這)
研究指出,部分顳顎關節障礙的患者對咬合板的治療反應並沒有特別好,因為顳顎關節障礙並不僅僅是單一關節的問題,也與鄰近關節、肌群、生活習慣、身心壓力有關,所以這時物理治療就是你的另一個選項,可以在處理顳顎關節的同時,找到其他影響因子,一併處理;另外咬合板治療其實也可以與物理治療並行,並不會互相牴觸,甚至可能會加速復原喔!
你也有相似的困擾,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嗎? 歡迎找我們的 顳顎關節專科治療師 聊聊,幫你找出真正的問題來源!
本文作者| 邱創圓物理治療師 a.k.a 顳顎關節專科治療師
圖文編輯| 小編本人
#口顏部疼痛 #臉痛 #顳顎關節痛 #顳顎關節障礙
懶人包版本:
★有任何疼痛、痠痛、運動傷害的相關疑問
歡迎來電 (02)2740-9166 或到 FB粉專 、line@諮詢
讓我們協助你找回身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