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News
>Latest News>回上頁
02.Aug.2021

【動作模式變好了,就夠了嗎?】


有很多的患者來的時候,除了受傷以外,還帶著不良的動作模式(movement pattern),而不良的動作模式可能會使得受傷組織難以癒合、反覆受傷。

所以除了處理受傷、疼痛的部位,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重建、新增動作的模式,才能降低再次受傷的機率

 


以常見的膝蓋問題為例


最常見就是上、下樓或相關的動作時會有疼痛,而且常常會伴隨膝蓋內夾這個動作模式

所以我們要花一些心思去分析為什麼會產生這個行為:包含你是髖主導還是踝主導動作? 胸椎、髖關節或是腳踝活動受限?骨盆、髖、腳踝足部的穩定

好不好?核心的控制能力好不好?...等等因素
 

治療後再加以做動作模式的重建,這時會用到許多平常沒在使用的肌群,所以常常會感覺很累(心理或是肉體都有可能)

但這其實只是最最基礎的動作而已!!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膝蓋內夾,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問題,可以參考【辦公族永遠的痛,失能的髖關節】

文中有簡單介紹分辨的方式


動作模式變好了,然後呢?


如果我們勤奮練習,直到有一天終於上/下樓時終於不會出現太多膝蓋內夾了,但是這樣就夠了嗎??

這要根據你的目標活動/運動類型來決定
 

▽如果你說你只是平常要上下幾層樓,會有點累,那不夠

▽如果你要登山,那很不夠

▽如果你要打藍球、羽球、排球...等等競技運動,那超不夠

好啦,其實就是不論怎樣我們都不會認為足夠就是了!訓練動作模式是必要的,但是不夠讓你應對生活中的所有壓力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就算你有 好的軟體(動作模式),但是如果沒有 足夠的硬體(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等體能素質)去支撐

最後還是免不了受傷一途
 

▼你可以上一階上得很好,那如果上一百階以上呢?

▼你可以上一階上得很好,那如果階梯特別高/長呢?

▼你可以上一階上得很好,那背了一個20公斤的包包呢?

▼你可以一階上得很好,那如果用跑的呢?

應該就無法肯定了吧?


圖一、編輯最喜歡讓個案知道,不是練好單一個動作就夠了。
94654493_2856823211062653_8169482105747668992_n

 

所以我們多會在結束治療後,鼓勵患者根據之後的運動、生活、工作需求去加強身體素質

透過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皮拉提斯(pilates)、禪柔(gyrokinesis)等等的運動

把身體的 基礎能力提高,才能真正的預防傷害形成喔!

在這邊也鄭重強調,走路完全不能當作運動,或許針對臥床已久的人來說是運動,但對於可以到處趴趴造的你並不是!!


也請看到這篇的你,告訴家中長輩這件事!如果你也認為走路、甩甩手是個運動,也請你從今天開始改變這個想法喔!!


 


★有任何疼痛、痠痛、運動傷害的相關疑問
歡迎來電 (02)2740-9166 或到 FB粉專 、line@諮詢
讓我們協助你找回身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