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Apr.2020
【Part 2-來動晰前的心理準備】
第二步,準備現出原形
一、準備好所有你覺得會造成不適的運動或動作
有影片不錯,能夠現場展示最好
若是能夠清楚描述症狀發生的:
-類型(緊、痛、刺痛、撕裂痛...)
-時機點(運動前、中、後?還是剛起床時?...)
-持續時間(痛一下就沒了?還是會持續個幾分鐘?...)
-負荷程度(重量?速度?...)
以上幾點就更完美了!
透過解析這些動作
可以讓我們儘速找出有問題的地方
究竟是關節活動不夠、穩定性不好、還是協調性不好?
是欠缺肌力、肌耐力、還是單純超出負荷?
又或者只是動作的模式需要重新整合訓練呢?
還是....你的症狀根本和動作沒有直接關係呢?
先定義出問題的來源
我們就可以再聚焦
決定評估以及治療的方向
二、走秀
行走/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觀察一個人走路的方式可以得到非常多的訊息!
像是下肢關節可否穩當地承受重量、骨盆腰椎是否穩定、胸椎是否太僵硬...等等
走路雖然是一個低強度的活動
有的人會覺得看走路到底能看出什麼名堂?
事實上,除了觀察一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
我們最主要還是看你的 出力習慣 和 代償方式
觀察你每一步跨出去、踩地、重心移動、推進時的策略
讓我們預測後續評估和治療的重點
以臀部肌肉失能的狀況來說
可能會看到你走路像走台步般骨盆左搖右晃
或是走起路來像企鵝一樣上身左右擺檔
如果單邊失能可能會看起來像跛腳
或者是身體總是往一個方向旋轉等等...
走路走得不好,暗示著身上有些不平衡
這些不平衡可能引起很多問題
包括腳、膝蓋、腰、甚至肩頸區域都有可能受影響
所以當你進行更高強度的運動時(慢跑、健行...)時
一些腰痠背痛的狀況可能就會更加明顯喔!

透過這些動作方面的分析
可以讓我們預測可能的傷害機制
讓你知道做什麼會增加受傷風險
怎麼做可以降低這個風險
如果我們持續著傷害身體的行為
身上的傷口就會難以癒合
透過促進你的 動作健康
用以減少傷害、增加癒合的時間
才能避免傷害復發喔!
一、準備好所有你覺得會造成不適的運動或動作
有影片不錯,能夠現場展示最好
若是能夠清楚描述症狀發生的:
-類型(緊、痛、刺痛、撕裂痛...)
-時機點(運動前、中、後?還是剛起床時?...)
-持續時間(痛一下就沒了?還是會持續個幾分鐘?...)
-負荷程度(重量?速度?...)
以上幾點就更完美了!
透過解析這些動作
可以讓我們儘速找出有問題的地方
究竟是關節活動不夠、穩定性不好、還是協調性不好?
是欠缺肌力、肌耐力、還是單純超出負荷?
又或者只是動作的模式需要重新整合訓練呢?
還是....你的症狀根本和動作沒有直接關係呢?
先定義出問題的來源
我們就可以再聚焦
決定評估以及治療的方向
二、走秀
行走/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觀察一個人走路的方式可以得到非常多的訊息!
像是下肢關節可否穩當地承受重量、骨盆腰椎是否穩定、胸椎是否太僵硬...等等
走路雖然是一個低強度的活動
有的人會覺得看走路到底能看出什麼名堂?
事實上,除了觀察一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
我們最主要還是看你的 出力習慣 和 代償方式
觀察你每一步跨出去、踩地、重心移動、推進時的策略
讓我們預測後續評估和治療的重點
以臀部肌肉失能的狀況來說
可能會看到你走路像走台步般骨盆左搖右晃
或是走起路來像企鵝一樣上身左右擺檔
如果單邊失能可能會看起來像跛腳
或者是身體總是往一個方向旋轉等等...
走路走得不好,暗示著身上有些不平衡
這些不平衡可能引起很多問題
包括腳、膝蓋、腰、甚至肩頸區域都有可能受影響
所以當你進行更高強度的運動時(慢跑、健行...)時
一些腰痠背痛的狀況可能就會更加明顯喔!

透過這些動作方面的分析
可以讓我們預測可能的傷害機制
讓你知道做什麼會增加受傷風險
怎麼做可以降低這個風險
如果我們持續著傷害身體的行為
身上的傷口就會難以癒合
透過促進你的 動作健康
用以減少傷害、增加癒合的時間
才能避免傷害復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