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Jan.2019
【運動,真的有益身心健康嗎?】
做得壞是自殘,做得好是自癒
大部分來接受治療的個案
都會被我們指派「回家作業」
自行做肌群啟動、動作的矯正
改善動作控制、平衡肌肉張力
更進一步改善體態與動作品質
同樣一個訓練項目
可以因為出力的順序不同
或穩定的部位不同
甚至起始動作的關節不同
而達到不同的效果
指定的運動,做越多越好嗎?
其實我們所給予的項目
多像是動作的練習
強調在感知、協調、有效率地出力
而不完全以肌力增強為目的
以圖片中的動作為例(髖絞鍊hip hinge)
若目的是保持骨盆、腰椎位置的穩定
讓髖能夠在好的關節位置上活動
減少髖關節的夾擠(impingement)痛
倘若穩定用的肌群疲勞了
或是執行過程中沒有維持好位置
做得越多
反而讓髖關節更不舒服
所以重點並不在量
而是你在執行訓練時的品質
這並非一蹴可幾的
需要不停地練習與修正
除了受傷以外,還有更可怕的風險
造成疼痛還算小事
稍加休息還會緩解
但大腦有可能會「記憶」
記住這個不好的出力方式
在每一次動作中產生微小的損傷
微小的損傷漸漸累積起來
就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舉凡過度關節磨損、肌腱撕裂等問題
常會與動作方式的異常有關係喔
所以如果做得不好
不只傷身,也傷心(花錢花時間)、傷腦(記住不好的)
如果遇到問題
務必向你的治療師、教練請教
以免白做工了
有任何疼痛、痠痛、運動傷害的相關疑問
歡迎 來電 (02)2740-9166 或到 FB粉專 、line@諮詢
讓我們協助你找回身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