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Jan.2019
【10個你應該運動的理由-研究佐證】
臨床上,有不少的個案是欠缺運動的
尤其是有慢性痠痛、疼痛的人
大多數都會經歷一個過程
受過傷/久站久坐引起疼痛è不敢動/不願意運動è整體活動量更下降,肌肉骨骼更僵硬、循環更差è 組織修復變慢,修復趕不上破壞è痛持續存在…
是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不斷地循環這個過程,怎麼可能會好起來呢?
很多時候,你只需要動起來,規律地動起來,而不是停在原地
被疼痛支配著你的生活,阻礙了身體的復原
以下,是簡單的翻譯@trust-ED的文章,原文連結請見文末
為什麼你的治療師只給你運動去執行呢? 因為研究證實就是這麼回事!
二、運動不會讓你的身體變糟
有人說人體就像機械一樣,某個零件用多了就必須要更換,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在合理的範圍內,我們的生活越是活躍,身體越強壯;反之越不活躍,身體當然就….
►這邊有幾個例子可以看看
1. 大家普遍認為,我們的椎間盤會越使用耗損的越多。有一篇研究針對這個問題做了探討,認為主要造成椎間盤退化的因素還是來自於「老化」,因為機械性損傷而引起椎間盤磨損、撕裂的說法,倒是比較不被支持的
2. 肩旋轉肌群撕裂的問題,研究指出撕裂的程度,不單只與活動的強度有關係。實際上觀察到的,而是活動強度較低會與疼痛的發展有關係
3. 馬拉松跑者和沒有在慢跑的人比起來,半月軟骨的問題還比較少呢!
三、實際上,運動可能讓你背上的椎間盤更健康
►近期的兩篇研究指出
1. 以MRI來觀察椎間盤的情況,發現較高強度、較劇烈的運動者,其椎間盤在影像學上也看起來比較健康。
2. 跑者的椎間盤比沒運動的人更加飽滿,水分充足,顯示慢跑可能是有強化椎間盤的功效的。
四、活動(activity)就是你的止痛藥
研究指出,生活較為活躍的老年人(older adults),體內的疼痛抑制機制越好,也就是身體的疼痛控制、調節能力比較好。
五、運動就是你的消炎藥
研究顯示規律的活動,可以增加體內的抗發炎細胞激素生成,降低我們對疼痛的敏感性
**By編輯: 此點可能會有爭議,因為這是動物實驗的結果,但不變的是,我們相信運動能夠加速你身體的復原!
六、慢性疼痛跟缺乏運動有關
有研究顯示不論是20-64歲或是65歲以上的族群,有參予休閒活動者的慢性疼痛程度,都有下降
而這樣的結果也跟運動的頻率、持續時間、以及強度有關喔。
**此處的休閒活動(recreational exercise)應是指類似騎自行車、溜直排輪這類的活動
七、「缺乏運動」是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
現在社會有許多的慢性疾病,而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就是「不動(inactivity)」。
現在社會有許多的慢性疾病,而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就是「不動(inactivity)」。
☆研究內提到的疾病有: 代謝症候群、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等
通通都是會讓身體自癒能力下降的疾病啊…
八、運動也和心理健康有關
身體和心靈是息息相關的,身體如果健康,心理也會比較健康
反之心理不健康,身體狀態又能好到哪呢? 運動在改善心理健康的層面上,是很重要的因子
九、運動也和壽命長短有關
研究顯示在65歲以上人口中,肌力訓練與死亡率的下降有很高的相關性!但是,只有少數的老年人口有做到肌力訓練指引的標準。(美國)
研究顯示在65歲以上人口中,肌力訓練與死亡率的下降有很高的相關性!但是,只有少數的老年人口有做到肌力訓練指引的標準。(美國)
十、有運動的人,心臟可能也比較健康
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活動程度可以用來預測心險管疾病的風險。
有任何疼痛、痠痛、運動傷害的相關疑問
歡迎私訊 或 來電 (02)2740-9166 或到 FB粉專 、line@諮詢
讓我們協助你找回身體的可能性
原文來源: https://reurl.cc/2gA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