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前腳掌刺痛】
一位平常不太愛運動的45歲中年男性,是屬於久坐辦公室的族群。
這天有點跛行地來到我面前,起因是最近一次參加健行活動後,前腳掌就開始痛到現在
甚至連趾頭都有一點麻木與刺痛感,只要踩在地板稍加施力,腳掌就會有難以忍受的刺痛感
他說這是他的老症狀,但這次已經痛了好幾周一直無法痊癒。
看似正常的檢查結果,原來是動態代償惹的禍
在檢查了下肢的關節活動度與肌肉張力之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但是當我要求他赤著腳行走給我看時,卻發現兩腳的小腿肚在行進過程中都會不由自主的用力,進而導致足踝背屈角度不足。
在此我先跟大家解釋一下,由於人類行走時是透過足踝背屈,也就是足部上翹的動作以及大拇指節背屈的動作來完成推進(如圖一)
圖一、協助我們行走的重要機制,完成整個步驟會需要腳踝與大拇趾都有足夠的活動度,彼此互相影響。
這位先生的小腿肚一旦不自主的用力了,就容易使得足踝的動作不足,這時,為了完成步伐,大拇指背屈的動作就必須增加,來補償足踝動作的不足,這就叫做代償,這樣的代償就會讓前掌的壓力大幅增加因而導致疼痛,而這位先生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
看看隱藏於環境中的一大殺手
經過分析後,我發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工作環境,久坐時會習慣性的將腳跟擱置在輪子或是椅子底座上,使得足踝有往下踩的姿勢(如圖二)
小腿肚的肌群長期被擺在縮短的狀態,時間一長,身體就會順應這樣的習慣而產生適應行為
最後就會導致小腿後側的肌群無法正常伸展,在行走時就難以被拉長了。
**不良的辦公環境會造成什麼影響,可以怎麼調整請見:【辦公族久痛不癒,原因竟然出在座位!?】
圖二、不良坐姿中,踮起腳跟的動作維持過久,易導致小腿肌群的緊縮。
隱藏於身上的另一位殺手 - 功能性扁平足
二是功能性扁平足,由於功能性扁平足在行走過程中,足弓會有過度下沉以及向內傾倒的問題,導致小腿後側肌群必須一直出力去拉住足弓
久而久之,就養成小腿肚肌肉無法放鬆的步態,足踝的背屈就會不足。
圖三、怎麼分辨功能性扁平足和一般扁平足?一張圖讓你簡單的分辨!
這些現象除了會造成前掌痛之外,都會導致足底筋膜也跟著受害而無法痊癒,但是偏偏一般靜態的理學檢查都很難查出這樣的問題的
必須透過動態的步態分析才能查出來,進而加以改善。
補充閱讀:功能性扁平足的檢測方式




►更多相關文章:
►本文作者 鄭融 物理治療師
★有任何疼痛、痠痛、運動傷害的相關疑問
歡迎 來電 (02)2740-9166 或到 FB粉專 、line@諮詢
讓我們協助你找回身體的可能性